Monday 29 August 2011

唱嚟唱去都係嗰三幅被


乘巴士時在Road Show裡看到今年新加坡新人邵偉軒的訪問。問:「你在製作專輯時有否遇到甚麼困難?」大男孩的回答大概如下:「在選歌的時候,坦白說我本身是比較喜愛唱中、快板的歌曲,可是他們卻想讓我唱慢歌。唱片公司認為我的唱片應該以情歌為主,最後我亦有尊重他們的決定。這是在製作期間其中一個問題。」

這不是把扭曲的樂壇狀況赤裸裸呈現在大家面前嗎?在這裡,一位歌手是不能隨意唱他喜歡的音樂。迎合市場的需要是首要(亦是唯一)的決定因素,而因為唱片公司認為慢板的情歌較討好大眾,所以剛入行的新人只能唯命是從。除非你是獨當一面的一線歌手,否則你必須臣服於權威之下,成為唱片公司的扯線公仔。然而「大家較喜歡聽情歌」這推斷畢竟只是唱片公司一廂情願的想法,惡性循環地把樂壇保持在一灘不健康的死水之中。市場不斷供應氾濫的情歌,使聽眾逼於無奈習接受這些歌曲,而唱片業見大家都受落,則繼續慣性地製作出換湯不換藥的罐頭歌.。

要打破這僵局,一來流行音樂人和唱片公司應勇於嘗試,試打造出不同風格和內容的作品。然而我們身為聽眾也不能完全倚賴他們。多聽indie音樂、band sound甚至網絡歌手的歌曲,因為他們的創作多是出於真心,而非顧及市場考慮。擴闊自己的耳界,證明給樂壇知道除了情歌以外還有很多值得聽的音樂。如ToNick所說,我們不想看到歌手們「唱嚟唱去都係嗰三幅被」。


《三幅被》
主唱:ToNick
作曲:hangjai、小龜
填詞:hangjai、小龜
編曲監製:ToNick

Tuesday 23 August 2011

【轉載】就何韻詩現象論盧巧音的必然失落

原文連結:http://www.douban.com/note/168219476/

原來盧巧音上星期六晚在廣州開了她的告別演唱會,低調得鮮有媒體去報導,這時瀏覽網上,閱讀歌迷寫的下文,剛好合上自己讀到那消息時的一點失落心情,不免嘆市場遊戲的殘忍,不循規則又缺乏運氣者,自然就要退下……


盧巧音比王菲幸運,第一張專輯就是概念專輯。王菲出道六年了還是個‘王靖雯’,期間服從唱片公司安排做大量商業歌曲。《出路》一唱,王菲再也不是任人擺佈的二線歌手,《浮躁》一出,王菲再也不需要‘為賦新詞強說愁’扮演香港典型的苦情小怨婦。王靖雯和王菲是完全脫節的,王靖雯三個字,是她隱忍和妥協的全部。

盧巧音舉辦了告別演唱會,這讓人傷感。但這只是對應我們的、乃至是華語歌壇的損失而言,對盧巧音來說,她雖在銷量、人氣、獎項存在不足,她的確是比王菲幸運得多,就算王菲算是個所謂的天后,她也有相當長的一段摸索時期,音樂之路上小心翼翼地試探了許久才有了今天的口碑。莫文蔚說:“我花了十年的時候才讓內地的歌迷接受我。”在這十年內,莫文蔚的努力是雙向的,一方面努力讓大眾對自己認可,誕生了大量KTV熱門單曲,一方面,她也積極的探求新音樂的可能性,時不時會爆出一個《一朵金花》。

真正超越的作品只有《全身莫文蔚》和《一朵金花》兩個,在自己全部作品佔有比例太小。盧巧音就不一樣了,幾乎每一張專輯都是概念專輯,都有自己獨到的處理和演繹,《Miao》是一隻貓的音樂故事,有時候也是女人自己的投射,《Muse》表面是不可思議的夢,其實有很多心理學的根據,沒有俗套地單純去說‘美夢’,而是談到潛意識甚至是專業的催眠。盧巧音,一個百分百的本位音樂人,她和王菲、莫文蔚一樣在尋找新音樂、突破傳統框架、挑戰自我等方面是積極的,也在做各種音樂的實驗,可比起王菲,她沒有做‘王靖雯’任人包裝的記憶,她沒有莫文蔚被公司圈錢的經歷,而且,莫文蔚第一張專輯《全身莫文蔚》全國銷量只有三千張,盧巧音是不是沒有比這個更慘的作品。事到如今,《全身莫文蔚》也鮮有人提起了,而盧巧音的《天演論》,已經在小範圍內有了相當的受眾。

很高興盧巧音是完全自由創作的,公司給了她這麼多空間讓她自由發揮,所以她的音樂純度比別人要高,大多數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積極尋找新音樂元素的Candy。而她又是註定失敗的。

下面想談的是與何韻詩的比較。

何韻詩是華語歌壇的奇跡。她居然紅了。是可以明顯感覺到的:《無名·詩》正式發行的一個星期內,週末照例去逛音樂新節拍,一眼看見這張專輯,它們,已經凜冽齊整地擺在櫃檯上了。位置是和方大同、王力宏、周杰倫、S.H.E一樣的。當即買下了(不建議大家買這個,因為歌詞本製作不好,照片一兩張,歌詞連詞曲作者是誰都不寫,就像翻印的一樣)。後來讓我吃驚的是,這張專輯再次出版,附送DVD。我有了CD,就不買這個了。再上論壇,發現《無名·詩》才上市幾天,聽過它的人數量超過兩千,樂評也如法炮製。很好奇何韻詩的歌迷數量如此之多,我一直認為她是容易被大眾忽略的。又去搜了何韻詩,驚奇地發現她在豆瓣有一個小站,小站頭像就是新專輯的封面。果斷關注。

說這些事,無非是證明:何韻詩紅了。

同樣的氣質,歌曲內容深邃,水準高,為什麼何韻詩受到這麼多人的支持,而盧巧音在一個紀念堂裡舉辦了最後一場演唱會,潸然淚下還要說感謝歌迷支持?

我有一個問題,如果你回答出來你就會明白了。我的問題是:提到何韻詩,你腦海第一個詞是什麼?

中性。叛逆。頹廢。女皇。冷。豔。剛。文藝。

提到盧巧音呢?

劉若英那麼多翻唱作品都是個才女了,艾薇兒穿了條牛仔褲都搖滾了,蘇打綠都混到非主流了,許蒿都概念小天王了,王力宏都才華橫溢了,梁靜茹還文藝女青年了,盧巧音呢?我問你盧巧音又算是什麼呢?

盧巧音缺乏一個標籤。或者說,缺乏公眾性的、一邊倒的形象造勢。對這一點,盧巧音是顯然不如何韻詩的。標籤、風格、形象,這些都是包裝。盧巧音在做音樂的時候,沒有‘做自己’,她沒有自己的品牌和旗幟。

第二個不利因素,盧巧音的音樂一直在求變求新,早期《Miao》出色的搖滾和迷幻電音,到《Candy's Airline》的世界音樂,每一張專輯又是講述不同的概念和主題,她變得眼花繚亂,不能得到定論。何韻詩的音樂有舞曲和搖滾,但盧巧音更多元,搖滾和舞曲不在話下,Trip-Hop和world music也玩過了,各種電音實驗也層出不窮,你讓我說盧巧音的曲風是什麼,我可以說很多很多,這是她的成功,也是她的失敗,沒人看得清她,也就沒人記住她,尤其她是最應該被記住的。

每一次改頭換面都會丟失一些歌迷,但她做的音樂很好,絕大多數我都很喜歡聽。曲風多變,個性不鮮明,歌迷也就不固定,愛pop的不愛world,愛鋼琴不愛rock,再受到《好心分手》的影響,大多數人就是因為這個認識了盧巧音這個人,正如西元1874說,大家滿心期待聽到《三角志》的姐妹篇,結果她丟下一個嚴肅的、深邃的《天演論》,大家一時間是不容易接受的,這又無異於自殺。

篇外:一點建議和假設。我學過一點商業知識和廣告學、廣告心理學,所以對於商業運作有所認識,突發奇想地想為Candy出謀劃策,這一切都已經發生了,Candy的歌手生涯暫告一段落,我所說的只能娛樂一下,參考一下,不必當真。她已經肯定了自己,她做的音樂都充分詮釋了自己的理念,不需要有遺憾。她無疑是最自由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她是多麼的幸運。

如何包裝盧巧音?

首先是有個標籤。蘋果是一款大眾夢寐以求的高科技產品,什麼愛瘋什麼的都是,但對我來說,我看都不會看,因為聽說它功能少。而且又貴。這種貨色居然大家都趨之若鶩,這就是品牌的作用。我不信國產的比你差。再說了,今天新出一款,明天又出一款,潮流在變的,我不是有錢人,只想要自己適合的,比那些也比不起。對比一下,盧巧音就像是國產機,她曲風多變,正像國產貨多種功能;她的音樂華麗但不奢侈,就是國產貨的經濟實惠的特點。根據自己對盧巧音長期的觀察、總結,盧巧音的標籤可以是這樣:‘概念專輯’,‘創作女歌手’,別說是‘另類’,那樣會等同於‘非主流’,適得其反,還有,別說是‘才女’,我明白Candy最有資格稱才女,但那樣太自誇,形象也不好。就這兩個:概念,創作。讓大家一下子找准Candy的定位,就像國產貨,為什麼山寨‘人人喊打’還是有那麼廣大的市場和運行結構?因為我們瞭解國產機的好處,國產機實用,功能多,而且最重要的是,適合我們,不奢侈。

可是國產貨也有那麼多牌子,今天還銷售火爆,明天可能無人問津,因為這個牌子的貨被別的在功能、價格等方面比下去了,另一方面,沒有品牌上的優越性可言。一般知名的國產貨卻並不在自身功能上尋找宣傳點,更多是簡單的請明星代言,做的廣告很簡單,連噱頭都不用,居然都成功了。名氣大了,被記住了,這恐怕是商業手段最簡單、最有效的。盧巧音肯不肯這樣做是她自己的安排。《好心分手》、《三角志》至今在KTV排行榜上大熱,我在內地唱KTV,‘盧巧音’在‘中國女歌手’的第三頁,在海南、深圳、上海、廣州,KTV搜索‘女歌手’,‘盧巧音’第二頁就找到了,這就是最簡單的,給自己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現在談到盧巧音,好多忠實歌迷也念念不忘《三角志》,我認為這首歌不重要,但它也確實好聽。

接上一個觀點,好事者的我,也在每個KTV查了一下何韻詩。內地就不用說了,連頭像都沒有,排名還在萬芳之後。這也難怪,何韻詩是完全找不到K點的,這就是我佩服她的地方。在深圳,‘何韻詩’的名字還要翻五六頁才能找到,收錄的曲目又少,有個《木紋》很熟,但我不會唱,我從來沒有在KTV唱過何韻詩的經驗。這和網上看到的現象是矛盾的。但也不矛盾,因為KTV是唱歌的地方,網上就資訊多元了,你可以討論音樂、尋找共同愛好的朋友,話題無數,所以何韻詩在網上大熱,在KTV小眾。

還是接上一個觀點。有的人靠著這種方式走紅了,比如我們家陳胖子,一張專輯叫《認了吧》,裡面全部是討好內地聽眾的歌,其實就是把上一張粵語專輯翻譯成國語,加上一些時髦的名字當標題,還請了周傑倫、方文山寫歌,一下子引起注意,想不被注意都難,所有歌曲都是迎合時下流行的東西的,什麼《快樂男聲》,緊緊地跟在潮流的屁股後面。最關鍵的還是《愛情轉移》,用在一部同名賣座的電影裡面,然後陳奕迅就合情合理的在內地爆紅(盧巧音就像是唱了一首《十年》的陳奕迅,歌紅人不紅)。現在很多人都說《淘汰》是陳奕迅的代表作,這讓我很失望。陳奕迅靠這個討巧的法子走紅了以後,又做了些什麼舉動呢?《不想放手》瞄準臺灣金曲獎,失敗了(←好在得到了年度最佳專輯。更正一個錯誤)。《上五樓的快活》邀請臺灣的所謂小眾小清新的音樂人一起參與制作,還是一心拿取臺灣市場,又一次在金曲獎現場敗興而歸,還被那英騙了下跪。後來還和積極準備複出的王菲合作,合唱了一首《因為愛情》,一點都不好聽,但電影倍受關注,歌曲也跟著倍受關注。抱歉,這種垃圾我是不會理睬的。盧巧音算是退出歌壇了,但她留下的專輯,每一張都是寶,製作精良,有深邃的內容。而陳奕迅,比以前紅了,可對我來說他已經是一個行屍走肉。

回頭反觀王菲。莫文蔚一會兒五湖四海找幫手制《X》,一會兒玩個認真,唱工業噪音的《一朵金花》,是雙線發展的。王菲的情況類似,但也有區別。王菲有過一張《浮躁》,就沒怎麼玩純粹了,我說《討好自己》是王菲最重要的專輯,沒有《討好自己》就沒有王菲,也不會改變、啟發林夕。除了《浮躁》,王菲大部分專輯就是按照《討好自己》的模式,一個專輯裡安排一點自己的東西:《出路》、《討好自己》,一方面是對外的,既懂請設計師包裝自己,也會製作一些取悅大眾同時又不是那麼低級趣味的,如《愛與痛的邊緣》、《平凡最浪漫》。王菲是雙線組合,莫文蔚是雙線交叉。盧巧音是一條線走到底,典型的天秤座。我常常說天秤座都沒有明星氣質,比如尚格雲頓,Shayne Ward,竇唯,他們就算紅也紅不了多久。有底線,無原則,脾氣固執,性格保守,但追求精神多元多變。盧巧音的音樂生命,不正是這樣活過來的嗎:有自己的理念,要做概念專輯,要製作優良,面對歌迷根據《好心分手》建立起來的對自己的印象,她往往又不能充分滿足這些期待,固執到底。她多變,又不變。變的是音樂、靈感和趣味,不變的是理念和追求。她的熱門K歌也少,註定不紅,本意都沒有如此的指望。但我為什麼還是想提一些商業性質的建議和假設呢?因為我並不是一個反商業的人,我覺得銷量、人氣和獎項是只能好,不能壞的,所以,我反對的是媚俗和淺薄,而不是商業。恕我直言,何韻詩的‘商業’的運作就很好,這是她能走紅的原因。而她的才華,正是憑藉合理的商業運作才得以引起關注,這一點,我是很接受商業手段的。想到Candy在演唱會落淚,她不提自己的苦處,我明白在心。她還是走了,說什麼都是多餘,因為一切都已經發生了,最重要的是,她早已肯定了自己。別人沒有做到如她那麼純粹,那麼幸運。我是王菲,就會羡慕她。
那麼也想給Kolor提一點商業運作的建議。

第一,可以借助Beyond,但不要有Beyond的影子。這是一棵大樹。你們懂我的意思。

第二,保持自己的本性,搖滾是自己的品牌。Beyond我一直是心存感激的,黃貫中幫助過剛出道的陳奕迅,甚至大陸妹王靖雯(王菲)他都慷慨出手,真的很感激這個人。黃家強後來還給王菲寫了《守護天使》,盧巧音拿去和他一起唱了。葉世榮給盧巧音寫了《世界盡頭 冷酷異景》。Beyond真的很沒有大牌脾氣,對新人很熱情。黃貫中就是一個多變的人,搖滾只是他的某一個層面。Kolor可以一輩子本分玩搖滾,也可以多嘗試別的東西,但注意是多種元素和搖滾的集合,盧巧音那樣變化跨度太大,就會丟失歌迷和關注。

第三,這年頭,五月天都能紅,相信自己,多接手一些電影、廣告類的東西,對你只有好,沒有壞。

第四,最根本的,音樂還是那麼好聽,品質要保證,看一看現在大家對XXX口碑多壞。

衷心祝福你們,成為一支受歡迎的樂隊。你們真的感覺氣質好像Soler。還有,要善待Candy哦,不然別以為你是帥哥我就不打你哦。盡在不言中。

Sunday 21 August 2011

《拋磚引玉》作為何韻詩入行十週年主題曲



末日前這幾年,二十一世紀初出道的歌手們都紛紛踏進他們入行的第十個年頭,舉辦他們各式各樣的十週年慶祝活動,唱出他們入行十週年的主題曲。兩年前容祖兒舉行了她的「Perfect 10 Live 2009」,數天前同屬英皇娛樂的Twins亦舉行了「新城Twins 3650演唱會」。何韻詩為慶祝入行十週年則會於今年十月出演二十場舞台劇「賈寶玉」。

「賈寶玉」的主題曲《拋磚引玉》剛派台,隨了在眾多流行女歌手的新歌之中獨樹一幟外,以一首十週年紀念作品來說更是極為用心。《拋磚引玉》如同何韻詩其他具紀念意義的主題曲(梁祝下世傳奇的《化蝶》、Live in Unity演唱會的《光明會》、Supergoo演唱會的《金剛經》),都由她本人親自作曲。她說本來是要寫一首比較憂傷的作品,但不知怎的越寫越快樂,最後完成了這首振奮人心的勵志歌。看看這位女歌手近年的轉變,也難怪《拋磚引玉》充滿正能量。自熱爆歌曲《木紋》後,何韻詩漸漸找到了她身為流行歌手的方向與目標:她明白自己能透過歌手這身份宣揚重要的訊息。【Ten Days in the Madhouse】(2008)帶出了社會中弱勢社群的聲音,【Heros】(2009)則推廣「人人英雄」,大家也能互相幫助的捨己為人精神。到台灣發展的2010年,何韻詩派出了國語版《千千萬萬個我》、《無名》、《青空》等歌曲,把goo style的正能量繼續發揚光大。經歷過這些「前科」,把總結十年的《拋磚引玉》寫得如此正面其實也很順理成章。

歌曲散發出的正能量歌迷相信已十分熟悉,但《拋磚引玉》的音樂元素與編曲卻似是何韻詩的新嘗試。在戰鼓般的節奏上加上大量的弦樂,整個豐富的音樂環境和豐厚的質感是她以往作品裡找不到的。盧凱彤操控著具彈性的電結他聲亦把歌曲添上不少生氣。混音師在這作品的成功上佔很大功勞,把磨去菱角的音樂和歌聲承托在天空一片浮雲之上,讓人泰然舒暢。

專心於歌詞的樂迷恐怕已被不斷重覆的「失去就是富有」洗腦。這樣疑似at17《The Best Is Yet To Come》的心靈療傷未必能討好已滿足於現狀的人,但作為一句讓人化憂傷為力量的tag確實是綽綽有餘。詞中一句「蛹變成蝴蝶後  拋低既有全不留  更自由  更自由」概括了何韻詩成長中的感慨和領悟,亦比舊歌《化蝶》更具「化蝶」的深層意義。這絕對是黃偉文在作品中的金句之一。

有人說歌中最後一句「頑石破開了沒有」後的outro音樂部分有點像【無名·詩】的《In The End》,但更耐人尋味的其實是那段音樂開始的那一下敲擊聲。那不像是平常流行鼓的crash symbol,反而更像是把石頭擊碎、雕磨翡翠之聲。這獨特的聲效除了切合主題外,更為餘下一分鐘的音樂作出引子,突出毛蟲化蝶、翡翠成形的華麗感。

相對於Twins的國語串燒歌《友愛十年Medley》和容祖兒答謝朋友與歌迷的《一直看見天使》,《拋磚引玉》作為何韻詩入行十週年主題曲顯得更具誠意和更有意義。極為正面的歌詞及同樣令人振奮的音樂成份是何韻詩近年作品的特徵,在這裡被發揮得淋漓盡致,在作品的氛圍上更有所突破。願何韻詩在音樂歷程上能繼續突破自己,散發正能量,亦預祝她十週年紀念舞台劇「賈寶玉」演出成功。


《拋磚引玉》
主唱:何韻詩
作曲:hocc@goomusic
填詞:黃偉文
編曲 : 何秉舜@goomusic/盧凱彤@人山人海
監製 : 何秉舜@goomusic/ hocc@goomusic

Sunday 14 August 2011

Dear Jane【XOXO】



趕在Dear Jane還沒推出新專輯前寫一下他們的【XOXO】。

Dear Jane為香港本地樂隊,現成員包括主音Tim、結他手Howie和低音結他/鼓手Jackal。他們成員的來歷都不簡單:Tim曾擔任電視節目主持和拍攝廣告、Howie曾為謝霆鋒和何韻詩作曲、Jackal則是世界著名銅鈸品牌Zildjian的香港區代言人之一,可謂各有所長。若硬要分類,行家會把這樂隊的曲風歸納為punk rock,即接近外國Sum 41、Simple Plan、Green Day等著名搖滾樂隊的音樂風格。Punk rock比普通搖滾音樂較輕快,兼擁有強勁的節奏,對習慣聽慢板流行音樂的人來說也許會受到新衝擊。大家現時最熟識Dear Jane的作品大概是最近在電視和火車上日播夜播的香港賽馬會「Rising Star」計劃同名主題曲。《Rising Star》給人熱血沸騰的感覺與Dear Jane上一張專輯【XOXO】無異。這大碟於2009年發表,歌詞集友情、親情、愛情、社會、環保於一身,題材全面十分,加上激昂和富感染力的音樂旋律,絕對值得一聽。

一張專輯中第一首歌通常足以定生死,《一百萬人的故事》則完美地顯示了Dear Jane的搖滾精神。以澎湃的音樂先聲奪勢,歌曲把「人人英雄」這主題流露得再明顯不過。一百萬人裡每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做人目標。無需依照別人的意願來做事,自己只需要做回自己。接著的《請繼續激我》和《我需要什麼》是典型的pop punk作品,前者以快捷的鼓聲開首,大談人人都會經歷的愛情之苦,後者探討了很多成長中的青少年都會想過的問題:自己在生活中尋找的究竟是什麼?

短短的純音樂《戰狼三國 (前傳)》是Dear Jane前成員Adam身為作曲家的父親聽過《戰狼三國》後寫的序曲。主角《戰狼三國》則是【XOXO】的主打歌及派台歌,把三國時代千軍萬馬的場面浩浩蕩蕩用音樂有聲有色地描繪出來。專輯裡最搖滾最熱血的大概是這首作品了。雖然歌詞表面上寫的是戰鬥,暗裡其實也在講友情,說的是Dear Jane正在打的一場音樂仗。與其相反,下一首《別說話》是專輯裡最具流行音樂風格和最柔和的一首情歌。諷刺地,這首與其他歌曲大相逕庭的作品卻是碟內最受歡迎的,曾成為903專業推介的冠軍歌。本人極力推介的《二十年後的歌》是一首談及歌曲的歌曲,當中有著林若寧看了舞台劇《勁歌金曲》後為Dear Jane填的詞。穩定的節奏貫穿整首歌,而弦樂配搖滾這組合的魔力實在是無法抵擋。接著《沒有你的假期》跟一般的傷情失戀歌不同,以大聲吶喊的方式訴說失戀之苦。

在這裡,專輯為音樂帶來休息。《Happily ever after》是碟內一條沒有音樂元素的track,內容是一段男女在街上的對話。每一次聽完心中也會暗笑,你買了專輯聽聽就知道。緊接著的歌曲《第一個》卻跟剛剛的tag完全沒關係,是一首向世界宣揚對愛人的愛意的情歌,高呼愛情萬歲。前奏與段落中爽快的節奏,跟副歌突然放慢的鼓聲竟然很合得來,作曲上很有創意。

Dear Jane把最好的作品放在大碟中(正式的)最後兩首歌裡。他們在《我愛煙花不愛花》內嘗試搖滾以外新的特效,形造了一種飄渺和夢幻的效果。游思行的詞寫的是「慾望」,描述人類貪婪地渴望得到比現在更好的。歌詞亦暗示到環保的意識,人類不愛大自然僅存的花草樹木,偏愛會把環境污染的煙花。最後一曲《沒有這天使》是個人最喜愛的,是一首結合弦樂、鋼琴與搖滾元素的作品,極具魅力。寫歌的Tim解釋說歌詞形容的是每人遇到困難時身邊總會有些無名的天使幫助,有時幫助你的甚至是不認識的人。然而歌詞的意思當然能任由聽眾詮釋。若把詞中「天使」理解為由出世到現在一直保護著你的母親,這會成為一首更加動人的作品。

要是你不討厭搖滾音樂,或支持本地band sound,絕對該聽聽香港樂隊Dear Jane的這張【XOXO】。令人振奮的《一百萬人的故事》和《戰狼三國》充份展現了他們的熱血沸騰,而若要聽令人動容的搖滾旋律,《沒有這天使》和《二十年後的歌》則是最佳選擇。聽不慣搖滾音樂的人也不要緊,可以從較大路的《別說話》入手,之後再嘗試接觸和欣賞Dear Jane的其他作品,慢慢擴闊耳界。


《沒有這天使》
主唱:Tim Wong
作曲:Tim Wong
填詞:Jackal Ng / Ka Yi
編曲:Dear Jane